痛风,稍微上了点年纪的人都不陌生。而如今,也正在被20多岁的年轻人所熟知。《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(2019)》显示,我国高尿酸血症呈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,中国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为13.3%,痛风总体发病率为1.1%。
如果按照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换算,中国高尿酸血症患病人数约为1.77 亿,痛风总体发病率为1.1% ,痛风患病人数约为1,466万。
痛风为什么会发生?遗传和生活方式因素在决定个体痛风风险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。
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,痛风的遗传基础是多基因的。全基因组关联研究(GWASs)已成功鉴定出与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相关的遗传变异,包括SLC2A9、ABCG2、GCKR和SLC22A11。痛风具有高度遗传性(约30%),研究已确定20多个疾病相关基因组位点。
同时,也有越来越多证据表明,饮酒、吸烟、饮食、体力活动和体重指数等生活方式因素与痛风风险相关。上述许多生活方式因素往往聚集在一起,并可能代表痛风发展背后的相互作用的病理生理学途径。
但是,整体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遗传因素引起痛风风险的影响仍然未知。
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、天津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主的研究人员希望获得2个答案:
(1)遗传和生活方式因素与痛风风险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?
(2)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否可以减轻与遗传因素相关的痛风风险?
研究人员在英国生物银行数据库中,确定了416481名无痛风研究参与者,年龄在37-74岁之间。评估参与者痛风的多基因风险,并将其分为低,中和高。健康的生活方式因素包括不饮酒/适度饮酒、不吸烟、身体活动和健康饮食。根据参与者健康生活方式因素的数量分为三组:不利,中等和有利。
在约12年的随访追踪期间,有6206个人发生痛风,也就是说患病率约为1.5%。看起来是不是比中国痛风患病率1.1%还要高一些?没错,尽管不能这样盲目比较,但是也能看出这是一个全球性疾病。
总的来说,与没有发生痛风的参与者相比,发生痛风的参与者更可能是年龄较大、男性、过度饮酒者、吸烟者或身体活动缺乏,并且饮食不健康、有心脏代谢疾病、受教育程度和社会经济地位较低,以及高水平的C-反应蛋白、血清肌酐、胆固醇和甘油三酯。
看到这里,默默地摸了下自己的关节,想想自己命中了哪些?当然,这样的结论还有点笼统。不是说有上面的任意问题就一定会患上痛风,只是说痛风参与者大多有这些问题。
我们还是回到研究人员关注的问题上。
研究人员用了一些科学分析方法(具体就不说了,说了大家也很难短时间搞懂)发现,与具有低遗传易感性的参与者相比,中等遗传易感性参与者痛风的HR和95%CI为1.44(1.35-1.54),具有高遗传易感性的受试者为1.77(1.66-1.89)。也就是说,不言而喻,如果有痛风遗传基因,那么患上痛风的风险要大很多。
此外,研究人员发现“不饮酒、不吸烟、定期运动和健康饮食”四种生活方式因素中的每一种都与痛风风险较低有关。具体而言,分别与痛风风险降低33%、11%、10%和10%有关。
在进一步的分析中,痛风的风险随着健康生活方式因素每增加1个增量而显着降低。此外,中等和有利的生活方式(参考一开始的划分标准)与痛风风险显着降低有关。
Kaplan-Meier生存曲线显示,对于具有高遗传易感性和不利生活方式的人来说,发生痛风的风险最高。在高遗传易感性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参与者中,痛风每1000人年累计发病率为2.92,而在低遗传易感性和有利生活方式的参与者中,痛风累积发病率为0.52。下图还是很说明问题的。
研究人员还探讨研究的更多细节可以去看原文报告,PDF版我们也放在了文章末尾。
最后总结下,在这项大规模人群研究中,可以得出如下结论:
(1)遗传易感性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素,都与痛风风险增加有关。也就是说,两者任意一个问题,都会导致痛风患病率增加。
(2)但是遗传是难以解决的问题,不过健康的生活方式——包括不/适度饮酒、不吸烟、定期运动和健康饮食,都可能会降低与遗传因素相关的痛风风险。
研究报告发布于BMC《Healthy lifestyle counteracts the risk effect of genetic factors on incident gout: a large population-based longitudinal study》,点我下载PDF报告。